字級
- 大
- 中
- 小


善持戒律的精神 美化人生
2018-04-26
2018年4月21與22日,佛光山都監院慧澄法師蒞臨新加坡佛光山,主講「戒律的緣起──生活中的舉止」英文佛學講座,兩日有近200人出席同霑法益。
慧澄法師提到,戒律的作用是以持戒找到自己內心的平靜與安樂。戒律的目的不是束縛我們的行為,而是要帶給我們身心的自由。他強調戒律應該是人性化的,大眾化的,現代化的,並且能與時俱進的。法師說明,對於戒條不應該斷章取義,要善巧活用,更要謹記佛陀制戒的本意,就是「不侵犯他人」。身為凡夫,我們的內心常被貪、瞋、痴、顛倒妄想的烏雲籠罩。因此,我們必須透過戒律洗滌心靈。
戒律不只是「不該做」,更是「我該做什麼?」慧澄法師勉勵大眾,持守五戒的同時,更應以慈悲歡喜的心,對待所有的事物。要以喜捨對治貪欲,以慈悲對治瞋恨,以般若智慧對治愚痴,以禪定對治顛倒妄想。我們要在不殺生的同時,愛護一切的生命;在不偷盜的同時,喜捨布施;在不邪淫的同時,尊重他人的名節;在不妄語的同時,常說愛語、慈語;在不飲酒吸毒的同時,保持身心的清淨。
慧澄法師善巧講解,讓大家更明白戒律是活潑的、自由的,善持戒律的精神,在日常生活中做到「諸惡莫做,眾善奉行」,更要發揚星雲大師提倡的「三好」、「四給」精神,把慈悲帶給親友,把真誠帶給大眾,將自己和他人的生活變得更美好。
慧澄法師提到,戒律的作用是以持戒找到自己內心的平靜與安樂。戒律的目的不是束縛我們的行為,而是要帶給我們身心的自由。他強調戒律應該是人性化的,大眾化的,現代化的,並且能與時俱進的。法師說明,對於戒條不應該斷章取義,要善巧活用,更要謹記佛陀制戒的本意,就是「不侵犯他人」。身為凡夫,我們的內心常被貪、瞋、痴、顛倒妄想的烏雲籠罩。因此,我們必須透過戒律洗滌心靈。
戒律不只是「不該做」,更是「我該做什麼?」慧澄法師勉勵大眾,持守五戒的同時,更應以慈悲歡喜的心,對待所有的事物。要以喜捨對治貪欲,以慈悲對治瞋恨,以般若智慧對治愚痴,以禪定對治顛倒妄想。我們要在不殺生的同時,愛護一切的生命;在不偷盜的同時,喜捨布施;在不邪淫的同時,尊重他人的名節;在不妄語的同時,常說愛語、慈語;在不飲酒吸毒的同時,保持身心的清淨。
慧澄法師善巧講解,讓大家更明白戒律是活潑的、自由的,善持戒律的精神,在日常生活中做到「諸惡莫做,眾善奉行」,更要發揚星雲大師提倡的「三好」、「四給」精神,把慈悲帶給親友,把真誠帶給大眾,將自己和他人的生活變得更美好。
最新消息
柏林人間佛教研究講座 歐洲弘法實錄分享
2025-09-04佛光山義工會「義期一會」 跨越時空的信仰與交流
2025-09-04南所高牆暌違6年 重啟佛光普照因緣
2025-09-04澳門兒童夏令營圓滿結業 家長認同三好理念
2025-09-04兵南邦分會抄經修持 專注當下淨化心靈
2025-09-04《星雲大師全集》【講演集】 講演集──禪學與淨土.禪堂的生活與清規4-3
2025-09-04紐西蘭北島協會人間佛教講習會 提升信仰能量成為智慧行者
2025-09-03南天寺供僧法會 感恩緬懷星雲大師
2025-09-03西澳佛光人攜手社區共植綠色未來 州能源部長蒞臨讚許
2025-09-03與法相會英文講座 俳句如是觀
2025-09-03
相
關
消
息